1.用事實和數據
說話TQM是從統計質量管理發(fā)展而來的,它要求尊重客觀事實,盡量用數據說話。真實的數據既可以定性反映客觀事實,又可以定量描述客觀事實,給人以清晰明確的數量概念,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糾正那種憑感覺、靠經驗、“拍腦袋”的工作方法。
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在管理中就應當做好(這也是GB/T19004-2000的要求)如下幾點:
。1)加強信息管理信息是組織知識積累方面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資源,并能激勵人們進行創(chuàng)新。信息對以事實為依據作出決策是必不可少的。組織要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首先要識別對信息的需求,其次要確定信息(包括內部和外部)來源,然后要獲得足夠的信息,并充分利用,以滿足組織管理和決策的需要。
(2)靈活運用統計技術統計技術可以幫助測量、表述、分析和說明組織管理的業(yè)績和產品質量發(fā)生的變差,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變差的性質、程度和原因,從而有助于解決、甚至防止由變差引起的問題,并促進持續(xù)改進。1994版GB/T19000族標準把統計技術作為一個質量體系要素來對待。2000版雖然沒有將其再作為一個質量管理體系要素,卻將其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基礎和原則,讓其貫穿于機會全部的引起中去。
。3)加強質量記錄的管理質量記錄是質量活動和產品質量的反映,是信息和數據的來源。2000版GB/T19000族標準強調質量記錄,但往往被理解為僅僅為了提供證據。其實,質量記錄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為了領導決策提供信息和數據。不做記錄,信息就可能遺失或偏誤,數據就不能收集,因而也就難以進行統計。加強質量記錄的管理,既包含設立質量記錄、準確及時記錄等要求,也包含充分利用質量記錄的要求。
。4)加強計量工作要使質量記錄和有關數據真實反映客觀事實,就應有科學的測量方法。對產品進行測量,離不開器具及一起。如果計量工作跟不上,計量單位和量值不統一,就會發(fā)生混亂,數據也就不真實了。不真實的數據比沒有數據可能更糟。因此,加強計量工作,獎勵健全計量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
2.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領導的主要工作是決策。所謂決策,實際上就是面對幾種方案,決定采取哪一種方案的行為。如果方案本身不是基于事實的,即使很完備、很漂亮,但如果選擇了它也會導致悲劇性后果。決策方法實際上是對方案反映事實真相的抱窩方法。為了正確決策,領導應當做到:
。1)不要迷信自己的感受、經驗和能力現實中不進行調查研究、主觀主義的領導不乏其例,這是與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相違背的。領導要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數據后,才有發(fā)言權。哪怕你是董事長、總經理,都要用事實說話。
。2)要有適當的信息和數據來源當領導的一定要頭腦清醒,有固定和不固定的信息和數據來源。固定的如各種質量報表、信息報告等等,不固定的如非正式渠道的員工投訴、實地檢查等等。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深入現場的習慣或制度,盡量掌握第一手資料。
(3)對收集來的數據和信息應持正確的態(tài)度數據和信息經多次傳遞,很可能失真。按信息論的說法,傳遞過程中受“噪聲”干擾越大,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事實上,不少組織的數據統計,例如統計報表、質量指標等,由于種種原因都存在不真實的問題,浮夸、瞞報、虛報、收集數據時不負責任、“神仙數字”(編造的數據)等現象隨處可見。當領導的既要依靠這些上報來的數據和信息,又不能絕對化,應當多一個考慮,多一點自己的調查研究,并將兩者綜合起來。
。4)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分析的方法可以是邏輯的、可以是直觀的,也可以是數理統計的。TQM常用的一些數理統計方法,如排列圖法、直方圖法、散布圖法、因果圖法等等,但領導的最好能夠掌握。此外,對一些專用的分析方法,如質量成本分析、市場分析、過程分析、產品質量分析等等也應有所了解。(5)要有正確的決策方法收集并分析數據和信息,時候為了決策,但這只是正確決策的基礎,還不是決策的本身。正確的決策固然離不開真實可靠的數據和信息,也離不開正確的決策方法。領導要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還需要掌握諸如決策樹之類的決策方法。特別是雜兩個以上方案各有其優(yōu)缺點時,更應當運用正確的決策方法,選擇最佳的方案。
。6)對決策進行評價并進行必要的修正決策付諸實施后,領導還要注意收集實施后的數據和信息,對決策進行評價,以發(fā)現決策實施后出現的新問題。必要時,還應修正決策甚至改變決策,使決策取得預期的效果。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