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4 10:24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結構布置方面包括:
。1)房屋結構高度和結構豎向高寬比的控制。
。2)結構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的合理性。
。3)豎向抗側力構件的連續(xù)性及截面尺寸、結構材料強度等級變化是否合理。
。4)抗震墻、抗側立體系及底部加強區(qū)的布置。
。5)三縫(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設置和構造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6)非主體結構(如小型鋼網架、鋼桁架、鋼雨篷等)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安全可靠。
2.結構計算方面包括:
。1)材料強度設計值的選用和結構承載力計算。
。2)荷載取值及有關系數(shù)的采用。
。3)設防烈度、場地類別、抗震等級和地震作用的計算原則。
(4)計算方法、計算原則、結構類型、程序和計算簡圖。
。5)輸入信息、輸出成果及判斷。
。6)框支剪力墻結構轉換層上下剛度比。
。7)短肢剪力墻和異形柱的計算,包括:抗震等級、軸壓比、配筋率、配箍率。
。8)層間彈性位移(含最大位移與平均位移的比)、彈塑性層間位移;首層墻、柱軸壓比。
。9)結構薄弱層的判斷和驗算。
。10)扭轉位移比和平動周期比。
。11)大跨度梁板應驗算其撓度和裂縫是否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
3.結構的配筋與構造方面包括:
。1)混凝土梁、柱和剪力墻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構造(包括抗震設計時框架梁、柱箍筋加密)。
。2)短肢剪力墻和異形柱的配筋和構造。
。3)混凝土保護層,鋼筋錨固和搭接。
。4)受力預埋件錨筋、吊環(huán)(I級鋼筋)的構造并嚴禁使用冷加工鋼筋。
(5)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構造或不設縫的措施。
。6)薄弱層的加強措施。
。7)轉換層的框支梁、柱和剪力墻截面、配筋和構造。
。8)單元之間或主樓與裙房之間的處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