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術 > 正文
2014-09-03 13:44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學員問題】泵房主要結構計算規(guī)定?
【解答】1、泵房底板,進、出水流道,機墩,排架,吊車梁等主要結構,可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簡化為平面問題進行計算。必要時,可按空間結構進行計算。
2、用于泵房主要結構計算的荷載及荷載組合除應按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外,還應根據(jù)結構的實際受力條件,分別計入雪荷載、樓面活荷載、吊車荷載、屋面活荷載等。吊車和其它設備活荷載可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確定。
3、泵房底板應力可根據(jù)受力條件和結構支承形式等情況,按彈性地基上的板、梁或框架結構進行計算。
對于土基上的泵房底板,可采用反力直線分布法或彈性地基梁法。相對密度小于或等于0.50、的砂土地基,可采用反力直線分布法;粘性土地基或相對密度大于0.50、的砂土地基,可采用彈性地基梁法。當采用彈性地基梁法計算時,應根據(jù)可壓縮土層厚度與彈性地基梁長度之半的比值,選用相應的計算方法。當比值小于0.25、時,可按基床系數(shù)法(文克爾假定)計算;當比值大于2.0、時,可按半無限深的彈性地基梁法計算;當比值為0.25~2.0、時,可按有限深的彈性地基梁法計算。當?shù)装宓拈L度和寬度均較大,且兩者較接近時,可按交叉梁系的彈性地基梁法計算。
對于巖基上的泵房底板,可按基床系數(shù)法計算。
4、當土基上泵房底板采用有限深或半無限深的彈性地基梁法計算時,可按下列情況考慮邊荷載的作用:當邊荷載使泵房底板彎矩增加時,宜計及邊荷載的全部作用;當邊荷載使泵房底板彎矩減少時,在粘性土地基上可不計邊荷載的作用,在砂性土地基上可只計邊荷載的50%。
5、肘形、鐘形進水流道和直管式、屈膝式、貓背式、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應力,可根據(jù)各自的結構布置、斷面形狀和作用荷載等情況,按單孔或多孔框架結構進行計算。若流道壁與泵房墩墻聯(lián)為一整體結構,且截面尺寸又較大時,計算中應考慮其厚度的影響。
當肘形進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由導流隔水墻分割成雙孔矩形斷面時,亦可按對稱框架結構進行應力計算。
當虹吸式出水流道的上升段承受較大的縱向力時,除應計算橫向應力外,還應計算縱向應力。
6、雙向進、出水流道應力,可分別按肘形進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進行計算。
7、混凝土蝸殼式出水流道應力,可簡化為平面“Γ”型剛架、環(huán)形板或雙向板結構進行計算。
8、機墩結構型式可根據(jù)機組特性和泵房結構布置等因素選用。機墩強度可按正常運用和短路兩種荷載組合分別進行計算。計算時,應計入動荷載的影響。對于高揚程泵站,計算機墩穩(wěn)定時,應計入出水管道水柱的推力,并應設置必要的抗推移設施。
9、立式機組機墩可按單自由度體系的懸臂梁結構進行共振、振幅和動力系數(shù)的驗算。
對共振的驗算,要求機墩強迫振動頻率與自振頻率之差和自振頻率的比值不小于20%;對振幅的驗算,應分析阻尼的影響,要求最大振幅不超過下列允許值:垂直振幅0.15mm,水平振幅0.20mm;對動力系數(shù)的驗算,可忽略阻尼的影響,要求動力系數(shù)的驗算結果為1.3~1.5.臥式機組機墩可只進行垂直振幅的驗算。
單機功率在1600kW、以下的立式軸流泵機組和單機功率在500kW、以下的臥式離心泵機組,其機墩可不進行動力計算。
10、泵房排架應力可根據(jù)受力條件和結構支承形式等情況進行計算。對于干室泵房,當水下側墻剛度與排架柱剛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5.0、時,墻與柱可聯(lián)合計算;當水下側墻剛度與排架柱剛度的比值大于5.0、時,墻與柱可分開計算。泵房排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在各種情況下,排架頂部側向位移應不超過10mm.、11、吊車梁結構型式可根據(jù)泵房結構布置、機組安裝和設備吊運要求等因素選用。負荷重量大的吊車梁,宜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
吊車梁設計中,應考慮吊車起動、運行和制動時產(chǎn)生的影響,并應控制吊車梁的最大計算撓度不超過計算跨度的1/600(鋼筋混凝土結構)或1/700、(鋼結構)。
對于鋼筋混凝土吊車梁,還應驗算裂縫開展寬度,要求最大裂縫寬度不超過0.30mm.吊車梁與柱連接的設計,應滿足支座局部承壓、抗扭及抗傾覆要求。
負荷重量不大的吊車梁,可套用標準設計圖集。
12、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區(qū),泵房應進行抗震計算,并應加設抗震措施。
在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的地區(qū),對重要建筑物應采取適當?shù)目拐鸫胧?/p>
以上內(nèi)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