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煙道氣中和堿性廢水一般在( )中進行。
A、過濾中和滾筒
B、中和濾池
C、噴淋塔
D、投配器
標準答案:C
解析:這是中和法應用的實例,兩者在噴淋塔中能使中和反應進行地較徹底。
2、在污水的藥劑中和法中,最常用的藥劑是(。。
A、石灰
B、碳酸鈉
C、電石渣
D、苛性鈉
標準答案:A
解析:石灰價廉易得,常被用來中和多種酸性廢水
3、在污水的化學沉淀法中,最常用的藥劑是( )。
A、硫化氫
B、碳酸鈉
C、石灰
D、氫氧化鈉
標準答案:C
解析:氫氧化物沉淀法中最經(jīng)濟的化學藥劑是石灰,一般適用于不準備回收金屬的低濃度廢水處理。
4、膜可以是(。
A、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
B、對稱的或非對稱的
C、中性的或帶電的
D、酸性的或堿性的
標準答案:D
解析:要了解膜的特點。
5、下列關于微濾的特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于孔隙小,相對而言過濾速度慢
B、膜很薄,吸附容量較大
C、微孔膜過濾過程中沒有濃縮水排放
D、微孔濾膜的種類少,品種較少
標準答案:C
解析:掌握微濾法的特性:①孔徑較均勻,過濾精度高;②孔隙率高,過濾速度快;③膜很薄,吸附容量少;④無介質脫落,保證濾液潔凈;⑤微孔濾膜品種多,應用面廣;⑥微孔膜過濾過程無濃縮水排放,水中的微粒和細菌等雜質幾乎全部被截留。
6、電滲析的分離對象是(。
A、離子
B、大分子
C、微粒
D、小分子
標準答案:A
7、選擇中和方法時應考慮(。。
A、含酸或含堿廢水中所含的酸類或堿類的性質、濃度、水量及其變化規(guī)律
B、本地區(qū)中和藥劑和濾料的供應情況
C、接納廢水水體的性質、城市下水道能容納廢水的條件、后續(xù)處理對pH值的要求等
D、應先尋找能就地取材的酸性或堿性廢料、并盡可能加以利用
標準答案:A,B,C,D
8、常用的酸性中和劑有(。
A、電石渣
B、煙道氣
C、廢酸
D、粗制酸
標準答案:B,C,D
9、下列選項中屬于水處理中常用的膜分離法的是( )。
A、反滲透
B、電滲析
C、超濾
D、過濾
標準答案:A,B,C
10、下列選項中(。⿲儆谥泻蜑V池。
A、普通中和濾池
B、降流式中和濾池
C、過濾中和滾筒
D、升流式膨脹中和濾池
標準答案:A,C,D
11、下列選項中,(。┎粚儆谀壳坝糜谖鬯镜某S孟緞
A、石灰
B、臭氧
C、液氯
D、次氯酸鈉
標準答案:A
12、萃取工藝不包括( )。
A、混合
B、回收
C、分離
D、析出
標準答案:D
解析:要掌握萃取過程。
13、消毒是對經(jīng)過(。┘壧幚砗蟮某鞘形鬯纳疃忍幚怼
A、一
B、二
C、三
D、初
標準答案:B
14、下列選項中(。┎粚儆诔S玫膸最愡原劑。
A、某些帶正電的離子
B、某些電極電位極高的金屬
C、某些帶負電的離子
D、某些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
標準答案:B
15、下列關于吹脫的說法中( )是不正確的。
A、對于高濃度的解吸氣體,應考慮回收利用
B、可以采用固體吸附劑來吸附有害氣體
C、應該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如去除懸浮物等
D、吹脫法所用的氣體是蒸汽
標準答案:D
16、下列消毒劑加入污水后( )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A、二氧化氯
B、液氯
C、次氯酸鈉
D、漂白粉
標準答案:A
解析:要掌握消毒劑的消毒機理,液氯、次氯酸鈉或漂白粉加入污水以后能發(fā)生反應生成起消毒作用的次氯酸或次氯酸根離子,而二氧化氯加入污水后溶于水,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其殺菌主要是吸附和滲透作用,大量二氧化氯分子聚集在細胞周圍,通過封鎖作用,抑制其呼吸系統(tǒng),進而滲透到細胞內(nèi)部,破壞含硫基的酶,快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質的合成。
17、下列選項中( )是在廢水處理中常用的氧化劑。
A、空氣中的氧或純氧
B、三氯化鐵或鐵屑
C、氯氣
D、漂白粉、次氯酸鈉
標準答案:A,C,D
解析:鐵屑是常用的還原劑,其余選項均為常用的氧化劑。
18、下列關于臭氧氧化法的說法中( )是正確的。
A、臭氧對多種材料具有腐蝕作用
B、臭氧能氧化多種有機物,但不能用于含無機氰化物廢水的處理
C、臭氧在空氣中分解的速度比在純水中快
D、臭氧氧化法具有氧化能力強、氧化分解效果顯著等特點
標準答案:A,D
19、下列關于影響紫外線消毒的主要因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利用紫外線消毒后有一定的持續(xù)消毒作用
B、水的色度不會降低紫外線的消毒效果
C、微生物數(shù)量越多,需要的紫外線照射劑量越大
D、紫外線消毒是物理消毒法的一種
標準答案:C,D
20、化學處理法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分離回收污水中牌各種形態(tài)的污染物質,包括( )等。
A、懸浮的
B、沉淀的
C、膠體的
D、溶解的
標準答案:A,C,D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